2015年6月2日星期二

我该如何存在(转)

影像摘自网络
这是一篇我个人蛮喜欢的讲演,
主要的原因是她说出了某一个层次的我,
所以特意找出了其演讲稿,
转发到这里和大家分享。
     在我们河北农村有一种风俗叫起丧,起丧是什么意思呢?我在童年的时候看到过一次,我们村有一个老太爷去世了要下葬,然后需要把他过世了二十多年的前妻,然后挖出来跟他合葬,村里的人就去围观,我就看到他的子孙在地上挖了三尺深去仔细地搜索,一个死去了多年的人的残骸,只找到了几颗牙齿,还有一缕头发。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看到人死后多年的样子,也是我第一次去认真地思考死亡这件事情,那天晚上我就静静的躺在我妈妈旁边等待入睡,我就想我不知道我会在哪一天死去呢,可能是我八十岁生日的那一天,那我今天晚上闭上眼睛我明天早上醒过来,我可以活的就少了一天,那我今天晚上必须得做一个梦,这样我今天晚上才没有浪费,然后我就摸摸我妈,她比我要老很多,她的那一天会更快的到来,然后我们也会只剩下几颗牙齿、一缕头发,然后彻底消失,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一切照旧,就好像我没有存在过,我特别害怕,那样悄无声息的死去,所以小时候老师问我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老师我的理想是千古流芳。
     我那个时候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人,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我对自己特别狠,逼着自己去努力,我那时候冬天早上起不来,我就在床边放一盆水,放一个毛巾,第二天醒过来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就把冰毛巾啪地一下糊在脸上,立刻起床去学习,但是我没有坚持到现在为什么?因为长期的那种反人类的强度之下去忙碌,我慢慢的觉得很疲惫,孤独,不快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我们是活给自己的,我们拿别人的赞美和铭记来凸显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存在感未免太可悲。但是呢,时间在马不停蹄地向终点飞奔,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才算没有浪费生命,鸟生下来就是捉虫迁徙,鱼这一生就是游来游去,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生物,我们人类可以选择跟创造自己的生活,但是这种自由让我们很为难,因为生命就好像是上天借给我们的一副积木,无论我们把它搭造成什么样子,它都会收走,我们会失去一切,我每次跟我的朋友去讨论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都特别悲观。相对于这茫茫的宇宙,我们是一颗微不足道的灰尘,相对于死亡,我们的生命可笑的像一场幻觉,或许,或许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此刻的感受,人生也没有什么结果,我们要让过程快乐,突然发现原来那句话就是真理,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可是过了几年我又困惑了,是不是只要快乐就够了。我大学的时候最流行的就是dota,我当时的男朋友最爱的不是我,是dota,如果他父母留给他一笔钱,他可以一辈子都开心的打dota,我想可能快乐也不仅仅是及时行乐那么简单,无目的地随心随遇地生活,只会增加我们的虚无感,一点都不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不应该因为生命的无常就放弃追求,坐地享受,相反的,我们更需要有一个追求来帮助我们减少对这种无偿的恐惧,只是这个追求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屈从于欲望,成为它的奴隶。
     亲爱的各位朋友,各位导师,我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我的观点,人到底要如何存在,但是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死亡做最充足的准备,不是去准备一个盛大的葬礼,而是去准备一个值得一活的人生。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我,不管他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管他活多少岁,也不管他甘不甘心,他总是会在确定的某一天死去,你跟我,我们都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对彼此有意义,人生毫无意义,但我希望它会满意。

2015年5月31日星期日

领袖

图片摘自网络
首先要先声明,
这里指的领袖不是带领着团队度过重重难关的人,
而只不过是下达命令的人,
不管他是朋友、前辈、上司还是什么都好。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领袖,
或者更准确的说,
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自己的主见,
或是对自己的看法没自信。
所以,
有时候还蛮羡慕那些有领袖风范的人。
在我的观察下,
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
即使你不认识他,
他也总有一种气场能够让你相信他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且往往他也的确做得到!

然而,
有些人虽然有着领导能力,
却选择不当领袖。
我的看法是:能者多劳。
由于他们不想多扛起一些额外的责任,
便努力的避开了“能者”的角色。
不管怎样呢,
既然出现了能者想当不能者的情况,
自然而然也会有不能者相当能者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在我身边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也许有些人是有领导的能力,
却不一定是个好领袖。
他们有本事快速地了解事情的发展,
有本事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并把事情解决,
但他们做出的判断却无法说服其他人,
又或者他们下的指令无法让人信服。
打个比方,
如果说一名老师是我所谓的领袖的话,
那刚才指的将是给了指令学生却不跟随的老师,
或是学生只因害怕而跟谁指令的老师。

对于这些人,
我有自己的一个称呼方式:
“people who cannot lead but still want to lead”。
也许同一个指令,
换了一个方式,
换了一个执行者,
或是换了一个语气,
只要好好地表达,
常常往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再怎么难以接受的指令都有可能让对方很好的接受。

“领袖如果无法让人信服,那不是领袖,那是支配者。”
共勉之~

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

焚烧

图片摘自网络
前阵子放学回家,
一路上对一些事情非常敏感。
我开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
就是喜欢开着窗口,
不知道为什么,
我就觉得窗外的空气给我的感觉比车内的冷气好得多。

好吧!
回归正题,
这段时间我发现的是:
很多人喜欢露天焚烧垃圾,
还是说这是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不过那些特别吸引我的注意的。
是那些住在马路两旁的人家。
毕竟开着窗口开车,
烟味一直扑鼻而来,
导致我一直把窗口开开关关的,
特别讨厌。
所以过后一旦有人焚烧垃圾,
我的神经就会突然变得敏感起来。

其实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人们要焚烧垃圾。
这世界上明明就有一个东西叫垃圾桶,
它的责任就是帮我们收集垃圾;
还有一个东西叫垃圾车,
它是会动的,
任务是把我们的垃圾运到另一个地方处理掉;
更有一个到处都能看见的地方,
就垃圾场,
是帮我们收集一些体积比较大的垃圾的地方。
再加上电视上、报章上、网络上、甚至学生时代的课本里,
到处都在宣导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而不焚烧垃圾正是保护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

不说焚烧垃圾,
其实我也不明白现在的华人文化。
我其实不是想反对什么,
不过我个人认为至少烧纸文化是不应该存在的。
也许是为了提升某行业的就业机会或收入,
但这种以导致环境为代价而赚到的钱,
他们能赚得心安理得吗?
至少我不能。
我认为这种金银纸的起源多半是因为早前一些商家为了赚钱的小把戏,
因为在我认知里的中华文化,
或准确的来说是佛教徒是没有焚烧金银纸的。
不管怎样,
我认为贡品文化就还好,
虽然无法确定先人们是否真的能够“吃”到那些食物,
但至少到最后它们没有被浪费掉。

说了这么多,
这些今世我因为有人焚烧垃圾而产生的突发奇想,
毫无冒犯之处,
如有得罪,
请多见谅。


“世上的东西日愈增多,因此好的东西应该被保留,而不好的,应该慢慢淘汰。”
共勉之~

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說話

圖片摘自網絡
最近在學校當臨時教師,
教的是中一道德教育。
其中就教到了"守信(Amanah)",
課文上說到:
有信用的人會用於承認自己的缺點。
那時我就要求班上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缺點,
而學生則要求我先說出自己的缺點。
因為教了五班,
說了五次同一個故事,
所以記憶還算清楚。

那時的我是這麼說的:
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缺點,
我也一樣。
可是這一次我要談的是比較多東西可以講的缺點。
不過我相信我說出來以後會有很多人不相信。
我個人的缺點就是,
不敢在大眾,
就是很多人的面前說話。

很多學生就開始質疑,
因為那時候上了幾堂課,
而幾乎每一堂課都是從開始談到結束,
幾乎沒有任何異常。

然後我繼續說:
我相信這不只是我個人的缺點,
甚至你們,
或可能是大部分馬來西亞的人的缺點。
這是因為我們害怕錯誤,
特別是在我們面前如果有一個可能比我們更厲害、更有知識的人時,
我們就會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
即使那觀點是絕對正確的,
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對方接受,
甚至還會被反駁,
最後導致自己在大眾面前丟臉。

之後我引入了一個故事:
在某一所大學里,
有一個數學系教授。
他第一天上課時就在黑板上寫出大大的"1+1=?",
然後問:"有誰知道這一題的答案?"
台下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數學成績頂呱呱的,
看見教授問了一個連小學生都會的問題,
開始議論紛紛,
可是就是沒有人說出答案。
難道一個連小學生都會的問題難倒了數學系的大學生?
其實不是,
這只是因為他們認為教授的知識比他們多,
不可能會問出這麼簡單的問題,
所以那一個題目應該有別的解法才對。
可是他們忘了,
很多時候很多問題,
答案其實很簡單。

我接著說:
其實我真正開始克服這個問題是在中六的時候,
所以現在還是屬於克服的階段,
如果突然要我在一個大舞台上講個幾分鐘,
那我可能就不行了。
那時候為了應付馬來西亞大學英文考試說話試卷(MUET Speaking Test),
沒有辦法而必須嘗試逼著自己克服,
雖然最後考試出來說話的成績也沒有比其他人理想就是了。

然後我又說:
也許你們現在看到很多人能夠很流利地在說話,
可能是某某集團的創始人、哪一國的首相、誰誰誰的宴會主持又或是街頭或商場叫賣的人,
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過去,
部知道他們經歷過什麼、克服過什麼。
也許他們想你們一樣曾經也有過一段不敢開口說話的歷史,
然後因為某種原因別無選擇必須逼著自己習慣說話呢?
也許我們人類就是這樣,
看到別人成功的結果就會羨慕,
然後說上天對我們不公平,
可是我們看不到的、而我們也可能沒有作到的,
就是和他們一樣努力的過去。
所以,
什麼時候發現並不重要,
只要發現了自己有缺陷,
而且又可以改掉那個缺陷的話,
有心改永遠沒有太遲的時候。

"如果你不勇敢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其他人就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然後就會認為你知道他在想什麼,最後造成許許多多的誤會。"
共勉之~

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圖片摘自網絡
我是一個不常作夢的人,
有或許是我作了夢卻忘了吧?
不管怎樣,
今早就"久違"地做了一個夢。

我覺得很多夢境都是匪夷所思的,
可是我們當時卻沒有發覺,
只在醒來後才察覺剛剛得美好或痛苦原來只是南柯一夢。
我的夢也是如此,
首先是陌生的親戚出現在家中,
然後是毫無預兆的突然死亡,
接著是不合常理的舉動,
再來是說下就下得大雨,
還有是不該在此的人的出現及暈倒,
最後是不符邏輯的時間軸。
這一切一切就好像夢一般(啊!那本就來是夢!)。

我想說得是,
很多時候即使我們正處於夢境,
也許在那之前我們是知道的,
不過當我們真的身在其中,
不管發生的事情多麼匪夷所思,
我們卻認為那才是現實。
也許我們無法像《盜夢空間》裡的主角一樣在夢中保持意識,
也無法在夢中"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事物,
但我們往往就嚮往著那夢中的世界,
就好比我們在作了一個自己喜歡或非常有趣的夢後,
就會希望隔天能夠夢境重演,
因為每一次的夢裡,
我們都會覺得有很多事情作得不好,
會一直想:如果能重來,
我一定能把它變得更完美、更精彩。
不過事情往往就是這樣,
即使我們成天把自己困在夢境中,
我們也無法再作會同一個夢,
唯有讓它成為美好的回憶,
然後慢慢地隨著時間而流逝…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很多機會就只出現一次,
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以什麼形式出現,
但我們唯有好好地把握這個機會,
不管結果是怎樣,
我們都能把它當成人生中的一個經驗。
機會往往都只有一次,
發現它、爭取它、把握它,
這樣我們才不會後悔。

"當我們處於現實時,認為它是多麼虛假;
當我們除與夢境時,卻認為那才是現實。"
共勉之~

2014年12月31日星期三

2014·尾聲



又來到了這個季節,
是時候又要來一次年度回顧了。
自從幾年前開始寫年度回顧,
我覺得我有必要把它變成我每一年的習慣,
紀錄我每一年的感想、經歷和成長。

和去年一樣,
先來一個我自己的年度漢字。
今年我選的是"惱"字。
本來說好最後一次的校園生活絕對不可以留下遺憾的說,
可是不管怎樣,
還是作了一些會讓自己懊惱的事。
可是還能怎樣呢?
只能怪自己還是不夠努力囉!
雖然今年煩惱的事情很多,
但最後還是順利解決了,
而且我相信這些煩惱還是不及於我未來極有可能會面對的,
所以還是決定不提及太多煩惱的事情。

今年對馬來西亞來說可謂多事之秋,
不過對我而言,
今年的我還是嘗試了很多新的東西,
得到很多貴人的幫忙,
也學會了很多。
所以還是要感謝2014年為我帶來的一切。
謝謝!

一月:參與了班上布告欄的設計,雖然絕多數的工作都不是我在做的,但成果出來時還是有種滿足感。也開始為普通試卷(Pengajian Am)的作業和色隊練習的籌備忙碌。也得到了今年第一位貴人的幫忙,讓我每一天早上在學校都有免費早餐吃!以下是布告欄的設計成果:
班上的布告欄

二月:我常常把這個月成為新年月,因為新年往往都落在這個月。一如既往的新年,沒什麼特別。參與了新年聚會,難得的高出席率。第一學期的成績也出爐了,蠻滿意的,不過在老師的勸告下,還是重考了其中一科。
新年聚會

三月:每到了開學的第三個月,又開始忙碌了。考試考試,練習練習,然後又在考試。大考逼近的感覺漸漸變得明顯。參加了袋鼠數學比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裡唯一的遺憾就是當中唯一幾題當時解不到的題目竟然在比賽後輕而易舉地就解開了。


四月:又一次有機會參與學校頒獎日,卻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參與和彩排頒獎日的這段期間,和一些朋友、老師聊起了很多,也得知了很多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也讓我想起了在電台上聽見的一句話:"世界很大,人很多,謙虛一點。"

五月:第二學期大考,這一次的成績並不太好,但卻決定不重考,因為相信第三學期的我能夠做到最好。假期裡,色隊練習依然開跑,也必須為接下來的運動會的吉祥物、裝飾、操步等等做好準備。
2014年籃隊成員
六月:我的生日!這一次來了新搞作,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把面子書上的生日日期拿掉了,所以生日當天不會有通知。目的其實是想看看到底有幾個人是真正記得自己的生日的。報名了MUET考試,並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畢竟得到了一個BAND4的成績,算是滿足了啦!

七月:2014年長年運動會,也可以說是我唯一一次正式參與的學校運動會。藍隊雖然一如既往地表現不怎麼樣(=。=),不過在操步比賽還是得了第二名,算是很不錯啦!最後一次參加了奧林匹克數學比賽,成績沒有太好,但至少還是得了個獎。



八月:我最敬愛的數學老師,也可以說是最照顧我的老師退休了。雖然未能獻上什麼,但參與了短片製作,送給了她。同時,也參與了中學生涯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數學比賽頒獎禮,也遇到了一直很相遇見的一個數學教授,Mr Suhaimi Ramly。最後兩個數學比賽也在八月為我的比賽生活畫上句點,分別是ICAS和AMC,雙雙都得了特優獎(High Distinction)。
2014袋鼠數學比賽頒獎禮

九月:在非常匆忙的情况下,完成了物理和化學的作業和presentation,也可以說是完成了所有在學校必須完成的事情,剩下的就只是考試,畢業,大考。

十月:又一次畢業了,和之前說的一樣,這一次的畢業典禮無法讓我找回之前的感覺了。不想去年的又流淚又興奮又不捨又情緒化,今年只有在拍照中簡單度過,心裡已經沒有興奮的感覺,想得知又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次大考。

十一月:正式為我的中六生涯畫上了句點。可是又一次對自己第三學期考試時的表現不滿意,總覺得考試時一直心不在焉,一直錯失了重點,使我連連失分。只能盼望成績出來後不至於太糟,我才不必重考。也正式在手機上使用了手寫輸入法,為的是減少提筆忘字的機率。原本也是打算用手寫這篇文的,不過考慮到操作問題和長度還有想要些繁體字的緣故,放棄了那個想法。


十二月:在完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在假期裡拼了命在閱讀,想盡量在一個月內把大部分書櫥裡的書讀完。

世界很大,人很多的,謙虛一點。
共勉之~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漢字英雄

圖片摘自網絡
最近迷上了中國河南衛視的一個節目:
漢字英雄。
基本上第一次注意到這個節目是在去年收看《超級演說家》(也是一個值得推薦的節目)的時候,
那時是在節目廣告裡看到的,
一掃而過,
所以其實並沒有留下多大的印象,
只到今年和朋友老師提起中國節目時無意間提到了它,
才開始憑著微弱的記憶在網絡上找到了這節目,
然後就開始瘋狂的迷上了它。

漢字英雄現在播到了第三季,
在剛過去的十月完成了總決賽(雖然我還沒看~)。
顧名思義,
這部節目主要是講究漢字。
看了這節目才嚴重懷疑自己對漢字的認知還有識字量。
我相信不只是我,
很多人對大部分漢字都是處於會讀不會寫的狀態。
隨著節目的播出,
我也曾經常是一同進行遊戲,
例如寫出指定漢字、寫出讀音為yi的字、寫出部首為""的字等。
最讓我驚訝的是讀音的部分,
雖然節目僅要求寫出13個同讀音的字,
但是在寫的同是你會發現,
要麼自己已經再也想不到其他的字了,
要麼你想起了某個字卻忘了該怎麼寫,
再不然就是搞錯了前後鼻音。
面對著自己最熟悉,
甚至是每一天都在用的漢字在想要寫時卻面對寫不出的問題的慚愧下,
我默默然地把自己智能手機的漢字輸入模式從原本的拼音輸入該成手寫輸入,
雖然寫字是速度變慢了點,
但應該可以稍微改善想寫寫不出的問題吧?
畢竟這是自己的母語啊!

會迷上這節目的原因還有就是可以在這裡看見中國學生的故事。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也許坎坷、也許輕鬆、也許難堪,
但說出來一定會是一段精彩的故事。
而聽故事的人也會從中受益,
得到一些平常自己得不到的經歷。
這節目的參賽者幾乎都是神級的,
有背字典的、通曉經典名著的、精通古代王朝的又或是最令我吃驚的筆劃達人(可以說出任意四個漢字的筆畫總和)。
在他們在台上的表現,
不禁讓我看見他們的厲害之處,
更多的是讓我想應該怎樣才能變得和他們一樣厲害。
至於變得和他們一樣厲害,
我覺得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是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和堅持才達到的境界,
然而他們的信念和努力方式卻是值得學習的。

有空的話不妨上網找著這個節目吧!
相信一定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的,
那怕是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構造規則,
漢字的典故,
或是古詩詞,
都一定能讓我們增廣見識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漢字是我們的根。切·莫·忘!"
共勉之